百度 这是构建厂里的生产线。

央广网呼和浩特7月30日消息(记者邵玉琴)7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上半年全区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区金融运行及支持高质量发展成效。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金融系统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实体经济,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坚实支撑。

企业贷款利率下降0.74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616.8亿元,按可比口径较年初增加1380.8亿元,同比增长6.8%;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606.1亿元,较年初增加1565.2亿元,同比增长7.2%,存贷款双增筑牢资金根基。

融资成本持续走低,切实减负市场主体。6月,全区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利率下降0.74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

发放34.7亿元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及技改项目

自治区构建“1个总体方案+5个专项方案”的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配套建立协调、督导等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

科技金融方面,14家金融机构获20.8亿元再贷款,发放34.7亿元贷款支持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及26个技改项目;伊利集团发行4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实现全区首单民营企业科创债落地。

绿色金融成效显著,20家机构用594.3亿元碳减排工具资金,撬动990.5亿元贷款,带动减排3597.5万吨;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5594亿元,较年初增加387.4亿元,助力生态保护。此外,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54.2%,信息传输等行业贷款89.4亿元、同比增52.1%,强化对银发经济、数字经济的支持。

外汇衍生产品签约额11.95亿美元

外汇管理改革持续推进,上半年涉外收支总额241.42亿美元。101家试点企业办理货物贸易便利化业务7554笔、2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37.9%、65.8%;满洲里市场采购业务出口收汇4869.31万元,同比增长5.6倍。

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池试点落地,伊利、包钢划转资金10.38亿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增强,外汇衍生产品签约额1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3%,套保比率提升至14.5%。

下一步,内蒙古将持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深化外汇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编辑:杨亚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